8月22日,为期五天的南京大学-香港大学暑期AI制作工作坊在中国香港圆满收官。

8月18日至21日,来自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的高级讲师Uli Gaulke和讲师Foon Lee,带领澳洲幸运10开奖结果查询网站
的12位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开展了“Create with AI: From Prompt to Picture to Film”(AI创作:从提示词到图像再到影片)项目。同学们在两位老师以及助教Winnie Wong 的指导下,以2人小组的形式创作一部完全使用生成式AI工具制作的2-3分钟的虚构短视频。
随着课程的推进,同学们逐步尝试通过ChatGPT、Deepseek、豆包等工具开展故事构思与脚本创作,生成短篇故事并条理清晰地拆分出场景和脚本;借助Mid-journey打造角色和场景的视觉效果,学习生成易于识别的影视化角色,并且尝试保持场景的视觉一致性;随后,利用Mid-journey将此前生成的图像转化为动态视频,并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将短视频片段整理排序;最后,使用CapCut等软件进行剪辑与最终合成,在Mid-journey生成的短视频片段的基础上添加11ElevenLabs生成的配音、Suno生成的音乐等音频元素。


8月21日,各小组导出作品并进行成果展示,同学们积极分享团队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参与工作坊以来的收获,并反思与AI伦理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两位老师、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总监、教授Ruby Yang、名誉教授Ying Chan和助理讲师Michael Shen针对各组作品的叙事结构、人物塑造及视觉一致性等方面进行点评,并期待同学们能够在未来继续接触生成式AI工具,实时关注其最新进展,勇于接受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的挑战。



8月22日上午,同学们前往China Daily中国日报亚太分社参访。来自China Daily的宋宁宇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记者和编辑的日常工作环境,并详细介绍了China Daily的办报理念、融媒发展和品牌活动。
作为中国向外传播的窗口,China Daily亚太分社始终以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故事为己任,深度挖掘香港本地“动人”故事,组成高端特约评论员队伍,推动构建起粤港澳大湾区的多媒体报道矩阵。
宋老师从主要媒体类型、行业规模与影响、工作时间与压力、行业竞争情况及技术变革的影响等不同维度对香港传媒环境与职业发展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在自由提问环节,同学们就现阶段在职业规划与发展路径上的困惑积极与老师进行互动。


下午,同学们前往参观凤凰卫视香港总部,见证华语传媒在中国香港的技术革新与全球视野。通过系统讲解与新闻演播室的实地探访,同学们全面了解了凤凰卫视从1996年成立至今的发展历程,感受到现代传媒技术与新闻生产的深度融合。
2001年的“9・11”事件报道是凤凰卫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当时凤凰卫视连续36小时全球并机直播,成为华语媒体中最早播报该事件的机构,奠定了其国际新闻报道的专业地位。
凤凰卫视中文台副台长黄海波向团队讲述了他在录制《走进非洲》等节目时亲身经历的故事,指出新闻记者和警察、医生、消防员一样,是灾难来临时的逆行者。

本次南京大学-香港大学暑期AI制作工作坊涵盖了生成式AI工具的实践探索与主流媒体机构的深度参访等活动内容。同学们不仅完成了虚构短视频的创作蜕变,还在与中国日报亚太分社、凤凰卫视的对话中,触摸到传媒行业的真实脉搏。
这场跨越两校、联结“技术创作”与“行业洞察”的实践之旅,既是南京大学与香港大学在传媒教育领域深化合作的生动尝试,也为青年学子搭建了“技术工具”“人文视野”“行业认知”的多维度成长平台。

文字丨马俪闻
图片丨周奕欣等
终审丨季晓敏